首页 > 文章中心 > 爱国主义诗词

爱国主义诗词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典诗词中爱国主义主题思想的教育研究

摘要:纵观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古诗词是展现社会形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人们各种思想的一种汇聚,无论在哪个时代,无论是哪一个诗派,都包含一个永恒的主题,即爱国主义。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同时具有十分深刻的教育意义,通过对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其教育意义进行研究分析,旨在加深对古诗词中主题思想的理解。

关键词:古诗词 爱国主义 文学主题

引言

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诗歌传统历史悠久,在古诗词的发展过程中,爱国主义一直都是诗词的重要主题。我国诗坛以及词坛上出现了很多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们留下的作品形成了一道壮丽的风景,爱国主义思想表达的是一种对祖国的热爱忠诚,是牵绊着每一个国人最真挚的感情。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诗人以及词人为国家的统一、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不仅使用文学之笔表达了爱国主义的情怀,反对民族压迫,反对外国侵略,表达了中国人民骨子里拥有的一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久而久之,这种精神便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形成了爱国主义传统。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对现代教育也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古诗词的解析,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诗词主旨的理解,从而提升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古典诗词的爱国主义主题

爱国诗歌,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诗歌作品中,作者表达了一种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更表达了对国家以及民族的前途的关切之情。同时,在面对国家出现危难时会挺身而出亲身参与到斗争中,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怀,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体现。

(一)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祖国的大好河山给诗人以及词人很多的创作灵感,他们在进行诗词创作时往往都会以祖国的山水为基础,融入自己的情感,将祖国的山水也赋予了丰富的情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好像亲身游览了这些美丽的山水河流一样,从而建立起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全文阅读

传承诗词文化 培育少年君子

【摘 要】古诗词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并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是渗透学生情感教育的典范之作。本文探讨如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使孩子们成为爱国爱乡的少年君子。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情感教育 策略

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诗歌是一种至纯至美的文学样式,而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灿烂而悠久的诗歌文化,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古往今来,古诗词对中华民族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诗词的教育意义仍不可忽视。我们的语文教育,应将古诗词与教学相结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实现育人的目的,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语文课题。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烈、最为强烈的部分。我国古代诗词中不乏表现爱国主题的名篇佳作,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中应怎样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笔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在古诗词教学中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学中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以及情景的展现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感知明白我国的唐诗、宋词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还可以从祖国的一山一水,一人一物等逐渐认识到祖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华民族不可欺侮的实质。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便在这过程中逐渐形成。并赋予思维过程的条理性及深刻性,因此通过语言表达加深内心感受,是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在古诗词教学中树立报国之志

通过古诗词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人民、敬仰古代杰出人物,加强对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人民群众是伟大的,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的光芒。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热爱劳动人民、敬仰并学习杰出人物是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唐代李绅在《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杜荀鹤的《山中寡妇》表现了诗人对山中寡妇的深切同情,对残酷剥削的憎恨。再看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则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则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憧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学习杰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全文阅读

初中古诗中的爱国教育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初中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在初中语文课程中,中国古代诗词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如何利用这些优秀的古代文化遗产,对学生进行生动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洗礼,这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本文就将针对这一课题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爱国教育 古代诗歌 初中 传统文化 引导 艺术表现

《尚书・尧典》有言称:“诗言志。”意思是诗歌为诗人用以表达自己意志、抒发自己情感的载体。所谓文以载道,也是同样的道理。情感是诗歌的灵魂和归宿,正因为有了情感的重量,中国古代的许多优秀诗歌才得以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许多杰出的诗人才为后人所铭记。

在中国古典诗歌当中,爱国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情愫和话题,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部中国古代诗歌史,就是一部爱国主义思想史。在初中语文课本中,中国古典诗歌的爱国名篇比比皆是,在引导学生欣赏诗歌艺术魅力的同时,如何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熏陶,这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教学课题。那么,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时,应该如何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元素呢?

首先,以爱国行为作垂范,以英雄人物作榜样,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自强、自立的民族自尊心,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效祖国的宏图大志。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有千千万万的英雄儿女,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历史的脊梁;也有一些另类英雄,为了国家大义不拘一格地在青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初中课本里收录的诗歌名篇《木兰辞》,便记录了一个替父从军、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形象。在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诗歌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胆略、智慧和才能,更应该通过这个人物形象,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论男女、老少、贵贱,都应该承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再如,在学习杜甫《春望》的时候,需要帮助学生解读这首诗歌写作的背景,通过这个背景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在写这首诗时沉郁心中的思想感情。如此,才能够让学生真正读懂这首诗歌,明白诗人遭遇国破家亡时的悲愤心情,深刻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英雄事迹的浸润,通过爱国情怀的熏陶,慢慢就会在学生心灵里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同时也让他们明白:真正的高尚,来源于对国家的热爱;真正的情怀,来自于“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襟。

全文阅读

浅谈利用古诗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摘要]诗歌因其历史的厚重和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而备受语文教师的青睐,优美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是塑造民族精神的丰富素材和资源,在阅读鉴赏中,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高尚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进行思想道德情操教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古诗教学中,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优美精练的语言;又要充分挖掘古诗中蕴含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品德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87-01

语文学科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向学生进行思想情感道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起着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而诗歌因其历史的厚重和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而备受语文教师的青睐,优美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是塑造民族精神的丰富素材和资源,在阅读鉴赏中,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高尚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进行思想道德情操教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些古诗短小集中,上口易读,便于记忆、吟诵,深受学生喜欢。它们不仅是学习语文知识的范例,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优美精练的语言;又要充分挖掘古诗中蕴含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宏大事业。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理应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古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比如可以通过古诗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我们利用古诗教学把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搞得更好,把广大学生培养成具有深厚爱国情感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2.培养昂扬向上精神

“开拓进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不衰败、生生不息的巨大推动力。昂扬向上的精神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品质。中国的诗人中不乏乐观向上的人,他们在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坎坷时能乐观面对,努力走出人生的阴影,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处世。如曹操的《观沧海》寓情于景,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出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篇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奔放豪迈而又痛切,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还有如坡的许多诗歌,都充满着乐观的情怀,在教学中如若能抓住这些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必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情怀。

全文阅读

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应用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了使初中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中华优秀传统精神,学校及教师要做好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古诗词作为体现和包含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学生提高对传统文化和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个性和人格。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的意义,并针对传统文化教育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体现和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初中语文;古诗词

虽然中华文化传承几千年,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优良的精神,但如今初中学生受到流行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甚少。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生想要学习和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初中语文中的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韵味,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在古诗词教学中,从而在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1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反映中华民族精神、风貌、智慧等总体表征,历经了上下五千年的演变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了历史上多种不同的文化内容,具有凝聚性和兼容性的特征,而且其注重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价值,以期起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作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需要教育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并学习中华民族文学作品和作家的崇高人格和爱国情怀。如今我国主张素质教育,而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方面具有鲜明的育人功能。在初中语文古诗词中,无论是作者还是诗词内容基本都体现出鲜明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杜甫、辛弃疾等著名诗人都在诗中描写了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和关怀,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除了爱国主义精神外,学生还可以学习古诗词及诗人中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如诗人陶渊明仕途坎坷,但它所写的诗词却悠然自得,体现了陶渊明乐观的精神。另外很多诗词中都有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的宣扬,目前学生对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甚少,而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和意境,从而丰富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并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2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体现

全文阅读

古典诗词对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引导作用研究

【摘 要】古典诗词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教化作用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以古典诗词中关于爱情观的智慧为立足点,从爱的真谛、爱的责任和如何面对失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当代大学生中进行爱情观教育。

【关键词】古典诗词;爱情观;教育

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舞台。大学阶段是人的人格趋向成熟,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稳固并最终形成的阶段。对于生理和心理趋于成熟的大学生来说,恋爱看似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但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爱情观为导向,“触礁”的事情也时常发生。大学生因为爱情问题,出现杀人、自杀等行为,屡见不鲜。对大学生进行爱情观的教育和引导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家庭、高校和社会三方面的高度重视。本文拟以探讨古典爱情诗词对大学生爱情观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1 古典诗词的教化作用

诗歌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文学形式,其教化作用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就文字结构而言,“诗,字形从言从寺。言,表示人开口说话或唱歌。寺是侍的初文,字形从寺者多有准备、等待之义。”[1]因此,诗字的意思是准备、等待。先秦贵族就经常通过吟诵诗歌作品来教育和熏陶子弟,“诵诗以辅相之”。经孔子删减、编排的《诗经》就被当时的朝野用作教育教学的教材。《诗经》共305篇,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从春秋时期到清朝,它都是各类教育的经典教材。

在中国古代,诗歌不仅是人们抒发感情、陶冶性情和自娱自乐的工具,它同样承载着“文以载道”、“诗言志、歌咏言”的教化功能。孔子一贯重视诗歌的教育功能,对于诗歌的教化作用,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明确指出:“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2]“所谓‘兴’,就是‘引譬连类’,并可用以‘感发志意’;所谓‘观’,就是‘观风俗之盛衰’,旁人可以从中‘考见得失’;所谓‘群’,就是‘群居相切磋’;所谓‘怨’,就是‘怨刺上政’。[3]孔子认为诗歌具有审美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可以感染人、陶冶人,加深君臣、父子、人与人之间关系,达到团结一致,和谐统一。

2 以古典诗词为抓手,对大学生进行恋爱观教育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党和国家也更注重文化建设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关注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其重要的举措之一就是大力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和文学的瑰宝,其中蕴含的真理和哲思对今天的大学生也特别有教育意义。古典爱情诗词中关于爱情的意义、婚姻中的责任及如何面对失恋等思想对今天的大学生仍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作用。

全文阅读

在古诗文诵读中积淀文化素养

摘 要:本文运用古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名句简要说明诵读诗句的作用,明确读诗、学诗、欣赏诗的重要性,体味古诗句的语言美,同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的意境情趣,积淀学生在古诗文诵读中的素养。

关键词:古诗文;诵读;积淀;文化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5-078-1

我国古代就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之说。教学不仅要学生诵读教材中的古诗文,还要诵读课外的一些诗、词、曲及散文的名家名篇。通过诵读,体味古诗句的语言美。在诵读中,还可以通过诗句的韵调、气势的缓急、音调的抑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的意境情趣。在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后,我们认为在诵读课上不仅要引导学生读好诗韵,读准诗意,读出诗境,还要充分利用古诗词诵读教学这块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审美教育,积淀文化素养。

一、创设良好的颂读古诗的氛围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至今仍闪烁着灿烂的光辉。古诗词是我们中国优秀文化的精华,记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历史。当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一切个人利益第一,对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孝敬父母意识淡薄,于是我们在诵读课中增设了背诵《增广贤文》的内容,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诵读声中,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仅指导学生诵读,还指导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对照自己找差距,辨别自己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不对的,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今后应该怎样做,并利用古诗长廊、“增广贤文大擂台”、“古诗文诵读”主题班队会等形式为学生创造良好氛围,深化养成教育。通过这次活动,家长们欣喜地反映:“我家孩子最近懂事了!”老师们欣慰地看到学生爱学习、守纪律、尊师长、敬同学了。可见诵读课的开展,不仅使学生积淀了知识,还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发愤读书、孝敬父母的印迹, 激发学生勤学热情,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蕴涵民族精神,陶冶情操

高尔基说过“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短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学生的品德具体化于他们的行为,而行为又决定于知识程度和文化素养。中华古诗文记载着我们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史,荟集着儒、道墨等诸家的深刻思想,这些传诵了千年的脍炙人口的篇章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人文精神,蕴涵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心理等文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核心。有些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不懂人生意义,只贪图享乐。再加之,新世纪的语文教学不再过分强调思想教育,学校也只顾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忽视了对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放松了民族传统教育等等。通过对现状剖析,笔者认为应充分利用诵读课的优势和学生对诵读课兴趣的浓厚,在诵读课中渗透思想品质的教育,如在学习陆游的《示儿》、王昌龄的《出塞》后,学生在品味诗句韵律美的同时,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对作者博大的胸襟,咤吒风云的气概佩服不已, 在浓郁的古诗词诵读气息中,激起学生树立一个坚定的信念:要像顾宪成、文天祥、陆游一样做一个追求真善美,追求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做一个有作为的人。让学生深受感染、熏陶,犹如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全文阅读

以古诗词为载体的中学德育教育

摘要: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其性格还具有可塑性,且学生的学业有成与将来的事业成功都需要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指导。本文以古诗词为载体,分析探讨了中学政治学科学生的思想教育,这对初中政治课教学的改革是大胆的探索。

关键词:德育教育;古诗词;爱国主义;环保教育

古代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其文学价值极其独特。从先秦的诗经,到战国的楚辞,从汉代的汉赋到唐代的唐诗,从宋代的宋词到元明清的元曲散曲,它像一座绵延起伏的万里长城,盘俯在中国文学的广袤大地上,它既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也是我们初中政治学科进行德育教育有效的载体。俗话说,“万事德为先”,学校教育也是以德育为首的,那么,如何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挖掘我国古代的经典诗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

一、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体现了一种对祖国的认同和支持的态度,它是千百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诚团结、一致对外的思想基础,更是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祖国统一的精神力量。古诗词教学中尤其需要强化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使学生时时处处牢记自己是祖国的一份子,理应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首先,爱国教育无处不在。爱国主义是德育永恒的主题,爱国主义的古诗词也不胜枚举。例如讲“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时,我运用南宋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来进行课题的导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其千古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体现了被俘的文天祥的爱国情怀,我从文天祥悲壮激昂的爱国观、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出发,让学生分析、交流、探讨,并使文的精神与我国的统一大业联系起来,学生心中自然升腾起爱国主义的火焰,对港澳台的回归也充满了爱国情怀,引入课题十分自然。

其次,乡情教育无时不有。爱国教育,从小处讲,即乡情的教育。如果人人都爱家乡,愿意为家乡的改变出一点点儿力,那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家乡的面貌就会焕然一新。例如讲“爱国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时,我引入唐代高适的《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针对本节的乡情教育,并有意设置了两个问题:“(1)除夕之夜,为什么作者不写大红灯笼高高挂和鞭炮烟火的齐鸣闪耀,而有意写了一盏寒灯呢?(2)诗句写故乡的亲人在这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其实质是写什么?”通过问题

的设置和学生小组的讨论与交流,得出作者写一盏寒灯是为了渲染旅馆的清冷,表达作者内心的凄凉孤寂。写故乡的亲人在这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其实就是写作者思念自己的故乡和亲人。再让学生联系自己家乡的面貌与亲人的音容,思考改变家乡落后的办法、降低对亲人思念的方法等等。无时不有的爱乡教育使学生牢记自己的学习使命,用学到过硬的本领来建设家乡,从而报效父母的养育之恩和乡土的哺育之恩。

全文阅读

浅论古典诗词对中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极影响

为了更好地配合课程教材改革,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古典诗词的积累问题,用“四个有利于”来谈谈其对中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

古典诗词是古代文化的精华,包含着丰富浓厚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致优美的语言,能使学生的文化思想自然而然受到熏陶,

那些饱含着丰富思想感情的古典诗词,在诗歌领域比比皆是,如曹操的《观沧海》,杜甫的《春望》,这些古典诗词,都蕴涵有丰富的情感力量,有的令人振奋精神,有的令人悼惜感伤,不同情感因素交织一起,不断地提升着学生的文化品位。笔者曾布置学生以“理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时,就有一名学生写了一篇《畅想明天》的作文,其中“我站在高山之巅,用一颗热情澎湃的心,描绘着我辉煌灿烂的明天,我将为之奋斗不息,永不放弃我的梦想”的句子,就写得大气,充满情感力量。全文构思大胆、文采飞扬,把明天要实现的理想已尽情抒发Ⅲ来,不失为一篇优秀佳作。可见,作文创作贵在让学生学会川真情实感去打动人。

深邃幽杳的意境,是古典诗词很能吸引中学生的艺术魅力之处,其创造出的美感,往往让中学生在阅读中回味无穷,尤以唐诗宋词为最。、比如作文《心动在唐诗问》,学生从唐朝的月,唐朝的酒,唐朗的人这三个角度去立意,挖掘出三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作文的语言大气令人拍手叫绝。“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引得诗人纷纷举怀销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一壶酒,一把剑,一轮弯月,一路狂舞,一路豪饮。……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沏一杯茶,品一品这令我怦然一动的唐月、唐酒、唐人。思绪在此刻飞扬”。综观全文,这个小作者是一个非常有才气的学生,是一位平时很注重诗词积累与思考的学生。南此可见,中学生只有在骨子里受到古诗词中丰富而美妙的意境影响,才会有这样精妙的诗一般语言流淌在作文之中。

语言精致优美是古诗词的一大艺小特色,讲究语言修辞的诗词令中学生读来朗朗上口。中学生由于深受古诗词中语言特色的影响,在作文中才会有好大部分同学的创作风格丰富多彩、个性鲜明,形式不拘一格。比如有作文,《庐山“恋”风》,笔者读罢这篇作文,也不禁为学生的才气拍手叫好,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分析这篇作文,都觉得语言优美,形式活泼,义笔流畅。其中有句“初登庐山,适值初夏,一夜春风,万树梨花,润物无声,绿了匡庐,暖了鄙阳,浓了香花,桃红梨白,夏风似剪,清新宜人”为证。透过这篇作文,笔者感受到一个学生要写出一篇好作文,没有一定古诗词的文化思想积淀,是很难写出这样一篇语言精致优美且具有义化品位的好作文的。

二、有利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在中学生必背的古诗词中,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诗词,都体现出文人的不同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有对爱情婚姻的炽热追求,有对亲友离别的痛苦与思念,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赞美,有对为国捐躯的爱同情怀和讴歌,等等。这些丰富宝贵的思想很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

全文阅读

浅谈培养初中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摘要】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了一代代中国人。毋庸质疑,中学阶段古诗词学习对学生的人格形成和价值取向有着重要影响。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目标。本文论述了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性;回顾了当前古诗词教学的现状;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提出:教师应转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朗读、理解、比赛”几方面去学习古诗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古诗词。目的是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并继承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培养;中学生;古诗词;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家,优秀的古典诗歌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有深远的影响。《语文新课标》的实施更引起了中学语文教师对古典诗歌教学的重视,《新课标》明确地规定了中小学生古诗文学习的各个阶段,其中规定七年级到九年级的学生背诵80篇优美的诗歌,而且要对背诵的篇目做好记录,要求不要只是单纯地积累和背诵诗歌,而是要有目的有意识地感悟、积累和应用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进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

很长时间以来,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不大,古诗词教学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知,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不同的情境中,人所产生的情感是不一样的,过去的传统教学是依靠一支粉笔和一张嘴,教学内容单调而又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兴趣变得尤为重要。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一、诵读感知,培养语感,激发兴趣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地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和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学生通过反复吟诵,才能读出一首好古诗的韵味,才能细细地体味诗中蕴含的意境。可见,诵读是古诗词教学的好方法。许多老师都意识到了诵读的重要性,积极地倡导诵读法。我在教给学生自学古诗词、体会韵味方法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吟咏成诵,力求达到“高声朗诵,以畅其气;低声漫吟,以玩其味”。根据具体的诵读内容,借助一定的表现形式(如音乐、图像、表演,多媒体技术等),并对古诗词一些基本的诵读方法进行点拨(如重音、感情基调,节奏和韵味等)。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时,我给同学们播放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并且用多媒体打出有关画面,听着歌看着画面,同学们懂得了这首词所要表现的是天下离人的普遍心愿。

二、培养兴趣,理解诗歌,积累联想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