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爱国格言

爱国格言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张爱玲小说的写作风格探究

摘 要:张爱玲是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塑造了大量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其作品也有着独特的语言风格,形成张爱玲体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本文主要针对张爱玲小说的语言风格进行分析。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语言风格;分析

张爱玲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女作家,她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讲述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她的作品受到了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广泛喜爱,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她的作品无论从选材、立意、内容、叙事、塑造人物、语言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地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彰显个人特色。张爱玲把前人的特点与自身的情感结合起来,使两者的思想产生融合,形成张爱玲体的语言风格和艺术。这种独特语言风格的形成与她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也与她苍凉的生活环境分不开,语言反应了一个人的文化底蕴,映射张爱玲生活、情感的境况。张爱玲热热度不减的原因之一,与她不同凡响的语言风格密切相关,她的语言风格有以下几点。

一、比喻手法的应用

首先,张爱玲的作品中运用了一些比喻,这些比喻生动深刻不落俗套,让人耳目一新,是别人不可能写出来的。张爱玲有着高贵的气质,这与她从小受到严格的家教与高等教育是分不开的,这就影响了她的文学作品,使其作品华丽,尖锐,对世界看的过于透彻,她运用的比喻尤其突出,常令人拍案叫绝。她的比喻对故事情节的深刻阐述,塑造人物形象起了重要作用。比如她把生命与圣经结合起来,“生命像圣,从希伯来文译成希腊文,从希腊文译成拉丁文,从拉丁文译成英文,从英文译成国语。”她把生命比作圣经,这是空前绝后的,这是她的独创,为她的小说增添了不一样的风格和亮色。再比如:“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轮满月,万里无云,像是漆黑的天上的一个白太阳。”张爱玲运用了不一样的比喻把天上的月亮竟然比作了太阳,不同凡响,与众不同

二、古典小说意味的应用

张爱玲的语言具有古典小说的意味,她的外婆是李鸿章的女儿,李鸿章是一个特别重视教育的人,他的这一观点也影响了张爱玲的父母,张爱玲从小就爱好古典文学,熟读《红楼梦》、《金瓶梅》、《海上花》等文学作品,所以在她创作的作品中深受古典文学的影响,《红楼梦》对她的影响尤为突出。例如作品《金锁记》中两个奴婢的对话与《红楼梦》的语言风格非常相似,“小双道:告诉你你可别告诉你们小姐去,咱们二奶奶家里是开麻油店的。凤箫道:开麻油店,打哪儿想起的,像你们大奶奶也是公候人家的小姐,我们那一位虽比不上大奶奶,也还不是低三下四的人。”这样的对话与红楼梦里的语言风格很是相近,容易让人想起大观园。张爱玲的古典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她的文化素养密不可分,在她的其它作品中也体现的比较明显。

三、西方现代小说的缩影

全文阅读

永远值得景仰的诗人――彭斯

苏格兰诗人彭斯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坚持用苏格兰方言写作,继承、发掘了苏格兰民间歌谣的传统,利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形式表达了劳动人民的心声。他不是歌手,但他的歌曲传遍世界。他深爱自己的民族,但他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他是一位地道的农民诗人,他热爱农民,并为之歌唱;他向往自由并为之呐喊;他歌颂真善美的爱情,唱出了劳动人民淳朴的爱情之声。

“……如果由我来判断,我会被那些朋友遗忘,由此感到遗憾。但目前他们还怀念我的作品。但我相信,在他们的记忆中我将永生。”(《彭斯》纪有志编著。)这是苏格兰诗人彭斯(1759-1796)去世前写给风琴手科拉尔科信中的话。诚如诗人所言,世界无法忘记他。他的“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别、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扣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双重享受和熏陶。”彭斯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坚持用苏格兰方言写作,继承、发掘了苏格兰民间歌谣的传统,利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形式表达了劳动人民的心声。他用民族的语言创作,描绘农民的生活,为自由呐喊,为爱情歌唱。他无愧为民族的诗人,农民的诗人,自由的斗士和爱情的歌手。

一、民族的诗人

彭斯是一位民族诗人。这体现在他强烈的民族意识上,体现在他坚持用民族语言创作民歌的表达形式上,体现在他号召苏格兰人民为民族自由而斗争的诗歌内容上。

彭斯热爱自己的祖国。他用诗歌歌颂祖国的一草一木。请听他的歌声:

我的心儿在高原/我的心儿在高原,我的心不在这儿,/我的心儿在高原,追逐着鹿儿。/追逐着野鹿,跟踪着獐儿;/我的心儿在高原,不管我上哪儿,/别了啊高原,别了啊北国,/英雄的家乡,可敬的故国,/不管我上哪儿漂荡,我上哪儿遨游,/我永远爱着高原的山丘。/别了啊,高耸的积雪的山岳,/别了啊,山下的溪壑和翠谷,/别了啊,森林和枝桠纵横的树林,/别了啊,急川和洪流的轰鸣,/我的心儿在高原,我的心不在这儿,/我的心儿在高原,追逐着鹿儿,/追逐着野鹿,跟踪着獐儿,/我的心儿在高原,不管我上哪儿。(袁可嘉译)

彭斯非常热爱苏格兰民谣。他为了熟悉民谣曲调,从小就做了大量的搜集整理工作。他一生苦心搜集了600支民间曲子。他不仅是苏格兰民谣的保存者,更是一个创造者,他把民歌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他写过上百首歌曲,其中,不少已传唱世界各地,如《友谊天长地久》或叫《往昔的时光》(Auld Lang Syne)等。

诗人坚持用方言和民歌形式写作。在1876年彭斯出版的第一部诗集《苏格兰方言诗集》(Poems,Chiefly in the Scottish Dialect)主要使用的就是苏格兰方言,受到了苏格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但是,有人读了他的诗歌后劝告他“少使用一点苏格兰方言”,甚至批评家穆尔博士也多次写信教导他“十分明显,您已经精通英国语言结构,而且拥有丰富的形形的词语储备。所以,将来您应少采用土里土气的方言。”彭斯说“而我所竭力追求的,是希望我的同行,住在茅舍的普通老百姓,喜欢苏格兰方言,让我的诗歌很容易被他们了解和喜爱。”1793年诗人写了一篇又一篇歌曲,并寄给民歌汇刊的主编汤姆生,汤姆生让他“不要用民歌形式”。但诗人是不可动摇的, 坚决拒绝“为讨好贵族所需要的时髦形式”而改写诗。

全文阅读

法国小花风铃草

1947年1月,法国作家波伏娃应美国几所大学之邀去讲学时,在芝加哥结识了美国作家纳尔逊・阿尔格伦。初次见面,他们就像老朋友一样无话不谈,很是融洽。

波伏娃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比她小一岁、身材高大、谈吐不凡、潇洒俊朗的男人;她的风采、卓越的才华以及她身上特有的塞纳河左岸的艺术气息,也同样深深地吸引着阿尔格伦。两个月后,他们坠入爱河。

同年5月23日,这一天对阿尔格伦而言是终生难忘的。在波伏娃寄来的信中夹着两枝小花,此花的名字叫风铃草,是波伏娃在巴黎的郊区特意为他采摘的。

这小小的花草仿佛是个预言,预示着他俩的爱情也像风铃草的花期一样短暂。在相爱的日子里,他们呆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还不足半年,聚少离多成了这段跨国之恋的宿命。由于大洋的阻隔,大多时候,他们只能在信上伴着幸福的泪水谈情说爱,倾述相聚的欢愉、离别的忧伤和两地的相思。

正所谓,情浓之时愁也重。平常时日对于厮守在一起的恋人而言,如燕子疾飞似的匆匆滑过;对于与波伏娃隔海相望的阿尔格伦而言,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更何况是长久的等待?可想而知,别后的思念有多甜蜜,也就有多痛苦。

认识波伏娃的时候,阿尔格伦刚离婚,是波伏娃抚平了他内心的创伤,给他以快乐和慰藉。他从心底里珍惜这份感情,真挚地、全心全意地爱着波伏娃,希望能与她组建一个家庭,白头偕老。

和属于自己的女人、还有孩子一起住在属于自己的小家里,享受夫妻之爱和天伦之乐,一直是阿尔格伦的梦想。但他不懂法语,法国作家也唤不起他的兴趣,可以说他对法国一无所知。他热爱写作,他的工作就是写芝加哥这个城市,而且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做这份工作。于是,他写信给波伏娃,请求她来芝加哥和自己一起生活。

让阿尔格伦大失所望的是,波伏娃婉言拒绝了。她说,她可以放弃旅行和各种娱乐,也可以放弃朋友和巴黎的甜美,但就是不能放弃那个对她写作和工作唯一有意义的地方,因为她不能仅仅为幸福和爱情而活着。

全文阅读

浅析《一朵红红的玫瑰》的汉译本

摘 要: 文章通过对罗伯特・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的译本和原文在语言和翻译技巧两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了王译本的可学之处。同时作者也希望通过分析比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借鉴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技巧,提高文学翻译的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 《一朵红红的玫瑰》 汉译本 翻译技巧

一、作者简介

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1759―1796)举世著名的苏格兰诗人,生于苏格兰阿罗微(Alloway)一个贫寒的佃农家庭。少年时就下地干繁重的农活,彭斯边在田间劳动边广泛阅读,熟悉古老的苏格兰民谣,对诗歌有着强烈的兴趣。15岁开始诗歌创作,将古老流行的苏格兰曲调配上新的歌词,不久后便以诗名闻于邻里。1786年,他的第一部诗集《苏格兰方言诗集》出版,以后共出6集。彭斯由于劳累过度而早逝,一生仅活了37岁,但他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优秀诗作。由詹姆斯・金斯莱编辑,牛津大学出版社1968年出版的《彭斯诗歌全集》(Burns Poems and Songs)中所收的诗作共达632首。

彭斯的诗歌主要以苏格兰方言写作,他的作品主旨鲜明,纯朴自然,语言“喷发着土地芬芳”。彭斯具有强烈的民主进步思想,关心美国、法国人民的革命,宣传自由、平等,博爱的主张,有关的诗歌包括《不管那一套》、《苏格兰人》、《自由树》;他创作了大量歌颂友谊、爱情和大自然的抒情诗,如我国人民熟悉的《往昔的时光》、《一朵红红的玫瑰》、《我的心呀在高原》等;也写了不少的讽刺诗,如被公认为西欧讽刺诗的顶峰之作的《威利长老的祷词》;还写了不少的咏动物诗、诗札及叙事诗。

二、译者简介

王佐良(1916―1995),浙江上虞人。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作家、翻译家。13岁时,因父亲在湖北谋得一职,便随父亲来武昌就读于“文华中学”――颇有名望的教会学校。5年的中学学习给王佐良以后做学问的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了他对英国文学的浓厚兴趣。1935年,他进入清华大学外文系,与许国璋、李赋宁、周钰良、查良铮这几位后来都成为我国外语界赫赫有名的学者同在一个班学习,而且他们的老师:金岳霖、贺麟、吴宓、钱钟书、朱自清、闻一多等都是国内一流的文人。而后,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内迁,他随同来到西南联大。1947年,王佐良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1949年,得到北平解放的消息后回国,从此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在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并担任英文系主任。

作为我国英语界的著名学者,王佐良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他在英国文学、中西诗学、文学理论、比较文学和翻译理论方面造诣极深。他著作和译作甚丰,仅1984年至1994年的十年间,他出版的专著就达16部之多。著作包括:《约翰・韦伯斯特的文学声誉》、《英语文体学论文集》、《英国文学论文集》、《中外文学之间》、《论契合―比较文学研究集》、《照澜集》、《翻译:思考与试笔》、《英诗的境界》、《莎士比亚绪论》、《论新开端:文学与翻译研究集》、《心智的风景线》、《中楼集》;译作包括:詹姆斯・乔伊斯的《伊芙林》、曹禺的《雷雨》(汉译英)、《彭斯诗选》(1959)、《英国诗文选译集》、《彭斯诗选》(1985)、《苏格兰诗选》等。

全文阅读

有关父爱的名人名言、诗句

父亲是财源,兄弟是安慰,而朋友既是财源,又是安慰。 ------富兰克林

智慧之子使父亲快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 ------所罗门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武则天

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爱默生

使你的父亲感到荣耀的莫过于你以最大的热诚继续你的学业,并努力奋发以期成为一个诚实而杰出的男子汉。 ------贝多芬

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 ------狄更斯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全文阅读

浅谈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潜在影响

摘 要:教师承担着传承文化、传播知识、繁荣学术、弘扬科学的光荣使命。中国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说法和新的教育理念下的"教书育人"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从大量的生活实际中获取的资料得知,老师的价值和意义,远远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用其健全完美的人格魅力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震撼学生,渐染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

关键词:教师 人格魅力 影响 学生 品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动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什么是人格?人格是以人的素质为基础,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产生出来的。教师的人格则是教师本人在长期的教育事业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鲜明的人格。

教师的人格魅力即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凭自身的修养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是教师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凡是成功的教师,无论处于哪个级别的学校,无不以其人格魅力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发展。[1]

一、教师人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热爱学生是教师养成健全人格的情感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对学生起着作用,产生影响。一个教师如果用真诚、和善、言行一致的原则与学生相处,不偏不袒,公正无私地处理学生中的问题,并用高尚的信仰、追求来引导学生、以身示范,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切感、仰慕感、敬爱感,学生就会有意无意地效仿老师,甚至追随老师。有些教师平时个人行为不注意,在学生面前不注意形象,这样就可能将自己的恶习传给学生。《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出榜样。俄国教育家乌坤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动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所以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2]

二、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人格魅力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比有形的言语教育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最直接的示范、导向作用。

全文阅读

《简·爱》中译本之比较

[摘要]《简·爱》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唤醒了众多女性的独立意识,在英国文学史上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简·爱》也被翻译成众多版本流传至今,一直以来众多的《简·爱》中译本备受关注。不同的版本有着自己的特色,本文选取了李霁野和黄源深的两个版本,从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两个版本的主要特色。

[关键词]《简·爱》;中译本比较;翻译方法;艺术风格

一、两个中译本的主要介绍

《简·爱》出版之后受到广泛的欢迎,对于《简·爱》的中译本也受到了相应的重视。目前我国主要有影响的的《简·爱》中译本主要有祝庆英本,李霁野本,黄源深本等。李霁野先生出生于上个世纪初,在鲁迅先生的影响下从事于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传播工作。对于《简·爱》的翻译,李霁野先生忠实于原著,主要采用直译的方法对原文进行翻译,采用简练的语言对原著做了最真实的再现。但是由于英语和汉语的差异,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致使一些语言读来比较生硬拗口。但是李霁野先生的译本在整体上是比较流畅优美的,李霁野先生的译本是当时社会中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译文版本,在当时的《简·爱》中译本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黄源深先生的译本晚于李霁野先生的译本,同李霁野先生的译本不同,黄源深先生的译本主要采用了意译的方式对原著进行翻译。黄源深先生的译本读来优美流畅,对于原著整体意蕴的把握十分独到。如果运用绘画理论进行评价的话,李霁野译本是形似,而黄源深译本则是神似。这两种译本都有着作者独到的见解,对《简·爱》的流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两译本在翻译方法上的比较

对于《简·爱》这样一部有着巨大影响的英语文学作品来说,它的译本是会受到很大的关注的。《简·爱》是由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花费了一年的时间完成的。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英语和汉语表达方式的不同等原因,对于《简·爱》的翻译都是需要克服的问题。翻译方法的选择是影响文章意思的主要原因,对于英语的汉译来说主要的翻译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1、李霁野译本主要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

全文阅读

社会公德公益广告语

1人生是一本书,“七不”规范是第一页。史闻铭*市公民道德格言2人生遗传两件宝:子女教育和环保。张炎明*市公民道德格言3人格是国格之本。国泰广告*市公民道德格言4人生追求完美,请从“七不”开始。史闻铭*市公民道德格言5偶尔助人,别人将记住他的名字。永远助人,历史将记住他的名字。史闻铭*市公民道德格言6热心公益,大家受益。阮光明*市公民道德格言7不要在贫穷中失足,也不要在富有中堕落。刘晓东*市公民道德格言8有了道德的阳光,绿树才会常青。史闻铭*市公民道德格言9鸟美在羽毛,人美在情操。王元祚*市公民道德格言10心中有德,言行文明;胸中有法,幸福安宁。贾素平*市公民道德格言11得理让三分,显示好人品。赵克忠*市公民道德格言12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王元祚*市公民道德格言13举手投足关系城市形象,只言片语体现市民素质。吴爱德*市公民道德格言14穷不学习穷不尽,富不学习富不长。刘青娥*市公民道德格言15积布可至远,齐心能强国。陈雨农*市公民道德格言16容忍之德不可无,欺负人之心不可有。杨礼珍*市公民道德格言17办事公平平似水,为官廉洁洁如玉。范光耀*市公民道德格言18人家有难你去帮,你有难时众承当。王永华*市公民道德格言19待人接物的态度,是你的第一张名片。陈广澧*市公民道德格言20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大肚容人。黄浦区文明办供稿*市公民道德格言21有事大家牵牵手,有难大家伸伸手。奚德辚*市公民道德格言22助人为乐,其乐无穷。游本凤*市公民道德格言23不要问社会给了你什么,要问自己为社会做了什么?李新*市公民道德格言24一座美丽的城市,千万心灵的奉献。壮亦君*市公民道德格言25发展图书馆,它是国民的终身学校。吴崇和*市公民道德格言26文明古国国民彬彬有礼,东方都市市容处处怡人。张正海*市公民道德格言27麻痹大意源于轻心,受骗上当源于轻信。汪大申*市公民道德格言28捐款助贫童百年美德,解囊兴教育一代新风。吴景洪*市公民道德格言29荣耀与责任同在,发展与文明共存。凌黎*市公民道德格言30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展示*精神风貌。李永祥*市公民道德格言31与世界同行,展东方都市风采;与时代同行,创*辉煌明天。虞瑾*市公民道德格言32大海航行离不开航标,人生历程离不开道德。张永章*市公民道德格言33信用是友谊的最好明信片,自爱是人格的最好鉴定书。俞鸣洪*市公民道德格言34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詹瞻*市公民道德格言35驻守一地,稳定一方,振兴一方。*武警十中队战士*市公民道德格言36官员不是演员,倡廉切莫唱廉。杨鹏飞*市公民道德格言37别把人格与垃圾一同从窗口抛下去。毛羽丰*市公民道德格言38每一个日出都是新*。刘恩成*市公民道德格言39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而道德则永远属于自己。程晓红*市公民道德格言40以心换心见真心,以诚换诚见真诚。陈兴全*市公民道德格言41用手来美化家园,用脑来丰富家园,用心来温暖家园。华俊国*市公民道德格言42社会公德*大家,文明致富一起抓。秦卫星*市公民道德格言43万物之灵人为贵,尊礼明义都钦佩,重廉知耻皆敬仰,社会文明好风气。笪诚*市公民道德格言44以德治国,政通人和。沈月芬*市公民道德格言45形象要自觉维护,素质*自身提高。冯兴发*市公民道德格言46播一缕绿色为自己,留两袖清风给后人。朱沈霞*市公民道德格言47市民是城市的形象,城市是市民的精神。庞进春*市公民道德格言48行动就是形象,形象就是素质,素质就是信誉,信誉就是财富。王丽*市公民道德格言49没有精神,万事不成;具备精神,心想事成。徐永琪*市公民道德格言50你的言行,是别人心灵中最美的音符吗?胡影*市公民道德格言51公务员,公为天下。龙平*市公民道德格言52同志,您生活、工作在*,您熟悉她吗?您为她做了些什么?王玲勇*市公民道德格言53营造人文环境,建设高尚都市。陈国铭*市公民道德格言54踏实做人,努力学习,认真做事。沈瑞柏*市公民道德格言55慈与爱的连接,善与心的相通。徐汉忠*市公民道德格言56同创时代文明,共铸世纪风采。徐美玲*市公民道德格言57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我应该做些什么?邵龄*市公民道德格言58临危挺身而出可敬,遇难滑脚溜走可耻。黄缪昌*市公民道德格言59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陈叶峰*市公民道德格言60堂堂社会,公德为首;丧失公德,难免丢丑。马德勉*市公民道德格言61树立*新形象,让我们从“心”开始。席宇峰*市公民道德格言62今天无道德,明天无职业。龙平*市公民道德格言63帮助弱者的人高大,欺负弱小的人渺小。陈广澧*市公民道德格言64职务的升迁,应该是服务的升华。张淑云*市公民道德格言65文明礼貌使您添风采,称职工作使您增自信,周到服务使您受尊敬,热情助人使您更快乐,勤奋向上使您永充实。史闻名*市公民道德格言66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才是一个真的人。谢柏忠*市公民道德格言67建立一份信任,就架起了一座心灵桥梁。谢柏忠*市公民道德格言68人生最大的舞台就是自己表现自己,自己战胜自己。黄浦区文明办供稿*市公民道德格言69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务实是*的性格。章胜利*市公民道德格言70学立志,武立功,商立信,医立德。安铁生*市公民道德格言71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佚名*市公民道德格言72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佚名*市公民道德格言73助人为乐,请您加入志愿者队伍。史闻铭*市公民道德格言74人人献出一份爱,让社会充满真情。史闻铭*市公民道德格言75不断助人,人生才能灿烂。史闻铭*市公民道德格言76扶贫救孤承担起社会责任,优质服务履行好企业承诺。*精品商厦*市公民道德格言77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展现古代艺术成就;营造社区文化景观,擦亮精神文明窗口。*博物馆*市公民道德格言78维护法律尊严,促进社区文明。黄浦区法院团委*市公民道德格言79人格是最好的身份证。佚名*市公民道德格言80守信为荣,一生从容。佚名*市公民道德格言81诚信是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佚名*市公民道德格言82言而有信,行而有则。佚名*市公民道德格言83道德早就人生,文明铸成幸福。佚名*市公民道德格言84爱兴家,德兴国。佚名*市公民道德格言85诚信凝聚力量,文明诞生希望。佚名*市公民道德格言86从小讲信义,长大成大器。佚名*市公民道德格言87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佚名*市公民道德格言88规规矩矩走路,实实在在做人。佚名*市公民道德格言89红灯心中常亮,绿灯才能伴一生。

全文阅读

初中政治教学要突出“三美”

政治教师教学的美,就是不同个性的教师在教学的具体情境中,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语言要素,进行别具一格的创新,运用所表现出来的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的格调。它既是教师艺术性、创造性劳动的表现,又是教师艺术性、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教师的勃勃生气所营造的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气氛,诱发着学生的美感共鸣。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把“风格美、语言美、情感美”适时地运用到教学中。

一、风格之美

放眼当今政治课教学,形成有吸引力的教学语言风格,应当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同样道理,政治课教师若不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也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也就不可能走出一条留下美的轨迹的教学之路。因此,要使教学具有美的魅力,形成生机勃勃、洋溢着美的气息的过程,就必须精心追求教学语言的风格美。

1.豪放的美。豪放就是气势浩瀚、激越高昂、豪壮刚舰英武奔放的语言格调,即人们常说的阳刚之美。形成豪放的语言风格的要素,主要表现在对词语声音色彩的大量选用上,“音节高则神气必高,音节下则神气必下”。博大高远、气势恢宏、色彩鲜明、胸襟开朗是豪放的主要特征。豪放的。言风格能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强烈的感染力,给学生一种豪壮英发的动感美。

2.柔婉的美,柔婉是与豪放相对应的语言风格。柔婉的特点是语句优美,情意缠绵,韵味深长。柔婉风格的语言,大多来自于使用语句的变幻多姿,短句急而促,长句舒而缓,偶句匀称凝重,奇句绮丽洒脱。这些句式错落而谐调地结合起来,造成一种情调婉转的艺术效果,使学生久久难忘。

3.灵秀的美。灵秀就是绮美绚丽的语言格调。它能给学生以错落有致、轻松谐趣、色彩斑斓的优美感受。灵秀风格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如何使用形容词和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它的节奏既充满着强烈、深厚的情感,又回荡着起伏不停的音律,能增强对教学内容的形象描述和抒情感。

4.含蓄的美。语贵含蓄。含蓄就是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正如坡所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其特点表现在把烈火般的感情蕴蓄在冰冷的语言里,必须在细细体会之后才感到炽热逼人;它不是直截了当地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人自去体味。

二、语言之美

全文阅读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理论解读

摘要:《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于1865年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出版后,它不仅受到了儿童的喜爱,更是赢得了成年人的欢心,是“19世纪英国荒诞文学的一个高峰”,对后来许多作家的作品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对其荒诞之美进行了剖析,揭示了其所蕴涵的荒诞美学特征,在儿童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荒诞美 传播 接受

引言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以下简称《爱丽丝》)是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创作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故事原形基于1862年卡罗尔为小朋友即兴口述的故事《爱丽丝地下历险记》,后经重新扩充、改写、整理出来,由英国著名画家约翰・坦尼尔插图,1865年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作品一经出版就赢得了英美广大少年儿童和成年读者的喜爱,其流传之广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作品。百余年来,不断有人探讨这部儿童文学作品的奇特魅力所在,甚至《大英百科全书》“儿童文学”条目都认为卡罗尔“把儿童文学的艺术提到了最高水平”。据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也被这部作品所吸引,对其爱不释手。

正如学者赵元任先生在《爱丽丝》序言中所说的那样,“这是一部纯艺术的妙在‘不通’的‘笑话书’,是一部‘哲学的和伦理的参考书’”。书中的艾丽丝经历了一系列荒唐的事件,文中人物的对白又多双关、幽默等元素,因此读起来颇费周折,但是细细品味,却可以发现《艾丽丝》的荒诞艺术正是儿童本位视角下极度的想象力和生命力的释放,是作者从角出发对现实世界的反讽和颠覆,让这部儿童文学作品以无尽的魅力征服了成人世界。

一、作者卡罗尔与《爱丽丝》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因其内容和语言的荒诞滑稽而被看作是“19世纪英国荒诞文学的一个高峰”,《大英百科全书》说它“把荒诞文学提到了最高的水平”。的确,和西欧传统儿童文学刻板的道德说教相比,它充满了奇妙的幻想、幽默风趣的语言,更加注重娱乐性而非说教。它将儿童文学幻想性和想象性的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爱丽丝追赶着一只穿着背心、揣着怀表并且自言自语的兔子,跟着它奋不顾身地跳下了兔子洞,在那里她不仅经历了身体上的变化,一会儿变大一会儿缩小;还遇见了各种千奇百怪的人和动物:永远微笑着、行踪不定的柴郡猫;吸大烟袋、说话充满哲理的毛毛虫;疯疯癫癫的三月兔和疯帽子;野蛮的红桃皇后和老实的白桃皇后等等。读起来不禁让人感叹作者想象力的丰富。

尽管《爱丽丝》享有如此盛誉,但是它的作者却不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童话作家。刘易斯・卡罗尔是查尔斯・勒特威奇・道奇森的笔名,是《爱丽丝》的作者,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还是一位逻辑学家;他不仅擅长数学推理,还热爱文学艺术,尤其喜欢绘画和摄影。卡罗尔天资聪颖,幽默风趣,在孩提时代就经常和兄弟姐妹一起写诗和故事,还发明了很多游戏。成年后,卡罗尔依然童心不改,常和孩子猜谜、玩魔术,对孩子有种特殊的感情。

全文阅读